糖尿病患者如何擺脫卒中的“魔咒”?
發(fā)布時間:2019-05-05
糖尿病和卒中有什么聯(lián)系?
當大腦的血供中斷時,就會發(fā)生卒中。大多數(shù)卒中是由于血栓阻塞大腦或頸部的血管引起的。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損害血管和神經(jīng)。糖尿病患者有更長的高血糖期,特別是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這就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fā)生卒中。
除此以外,糖尿病對已發(fā)生的缺血性卒中有促進不良預后的作用。大樣本數(shù)據(jù)顯示(納入129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發(fā)生后的3個月和6個月,對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死亡和卒中再發(fā)的風險更高。
糖尿病患者也更有可能患有其他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風險的疾病,如高血壓和肥胖。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報告稱,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16%死于卒中,68%死于心血管疾病。AHA網(wǎng)站報告稱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七大可控風險因素之一”,其中還包括肥胖、高血壓、不健康飲食和吸煙。
1. 什么是卒中?
卒中發(fā)生時,由于血栓或血管破裂,血液流向大腦某個區(qū)域時受阻,該區(qū)域的腦細胞缺血缺氧,導致細胞組織凋亡,有時還會造成腦損傷。
卒中有三種類型:
●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栓阻塞了流向大腦的血液。
● 出血性卒中是由血管破裂或血管脆性增加導致滲漏引起的。
●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以前被稱為小卒中,由暫時性血凝塊或流向大腦的低血流量引起。
2. 卒中的癥狀和警告信號
卒中癥狀和警告信號通常是突然出現(xiàn)的。許多醫(yī)生會提醒卒中高風險人群學習F.A.S.T.的警告信號。F.A.S.T.是指:
單側面部下垂(Facial drooping)
3. 危險因素
除了糖尿病,還有其他一些健康問題會增加卒中風險,如: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有心血管疾病史、有卒中史(包括TIA)、鐮狀細胞病、出凝血障礙、抑郁癥。
卒中在某些群體中更為常見:老年人、女性更有可能死于卒中,而≥55歲的男性年齡每增加10歲卒中風險增加一倍美國黑人首次卒中的風險幾乎是美國白人的兩倍有卒中家族史的人。
此外,生活方式會增加卒中風險,包括吸煙、飲酒或服用非法藥物、缺乏定期鍛煉。
4. 預防
一部分人需要服用藥物來降低卒中風險,另一部分人控制好糖尿病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卒中風險。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控制飲食和采取其他措施來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血糖水平飆升。目前各國指南也大都建議在營養(yǎng)師或營養(yǎng)學家的幫助下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低卒中風險的一些方法包括:
①定期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包括快步走;
②飲食中增加蔬菜攝入,減少不健康的膽固醇攝入;
③戒煙;
④適度飲酒;
⑤保持良好的膽固醇水平;
⑥保持健康的體重;
⑦治療高血壓

6. 展望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群更容易患卒中。卒中在我國是導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2]。有些人卒中后能完全康復,而另一些人則有持久的癥狀。及時治療可以降低長期并發(fā)癥的風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管理風險因素有助于預防卒中,措施包括控制糖尿病、飲食多樣化和定期鍛煉等。
參考文獻:
1. Lancet,2016,388(10046):761-775.
2. 曾新穎,齊金蕾,殷鵬,等.1990~2016年中國及省級行政區(qū)疾病負擔報告.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8,33:1147-1158.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當大腦的血供中斷時,就會發(fā)生卒中。大多數(shù)卒中是由于血栓阻塞大腦或頸部的血管引起的。機體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損害血管和神經(jīng)。糖尿病患者有更長的高血糖期,特別是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這就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fā)生卒中。
除此以外,糖尿病對已發(fā)生的缺血性卒中有促進不良預后的作用。大樣本數(shù)據(jù)顯示(納入1290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發(fā)生后的3個月和6個月,對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死亡和卒中再發(fā)的風險更高。
糖尿病患者也更有可能患有其他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風險的疾病,如高血壓和肥胖。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報告稱,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16%死于卒中,68%死于心血管疾病。AHA網(wǎng)站報告稱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七大可控風險因素之一”,其中還包括肥胖、高血壓、不健康飲食和吸煙。
1. 什么是卒中?
卒中發(fā)生時,由于血栓或血管破裂,血液流向大腦某個區(qū)域時受阻,該區(qū)域的腦細胞缺血缺氧,導致細胞組織凋亡,有時還會造成腦損傷。
卒中有三種類型:
● 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栓阻塞了流向大腦的血液。
● 出血性卒中是由血管破裂或血管脆性增加導致滲漏引起的。
●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以前被稱為小卒中,由暫時性血凝塊或流向大腦的低血流量引起。
2. 卒中的癥狀和警告信號
卒中癥狀和警告信號通常是突然出現(xiàn)的。許多醫(yī)生會提醒卒中高風險人群學習F.A.S.T.的警告信號。F.A.S.T.是指:
單側面部下垂(Facial drooping)
手臂無力或雙臂抬起時一只手臂向下移動(Arm weakness)
語言問題,如說話含糊不清(Speech problems)
及時電話呼救(Time to call 120)
3. 危險因素
除了糖尿病,還有其他一些健康問題會增加卒中風險,如:高血壓、肥胖、高膽固醇、有心血管疾病史、有卒中史(包括TIA)、鐮狀細胞病、出凝血障礙、抑郁癥。
卒中在某些群體中更為常見:老年人、女性更有可能死于卒中,而≥55歲的男性年齡每增加10歲卒中風險增加一倍美國黑人首次卒中的風險幾乎是美國白人的兩倍有卒中家族史的人。
此外,生活方式會增加卒中風險,包括吸煙、飲酒或服用非法藥物、缺乏定期鍛煉。
4. 預防
一部分人需要服用藥物來降低卒中風險,另一部分人控制好糖尿病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卒中風險。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控制飲食和采取其他措施來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血糖水平飆升。目前各國指南也大都建議在營養(yǎng)師或營養(yǎng)學家的幫助下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降低卒中風險的一些方法包括:
①定期鍛煉,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包括快步走;
②飲食中增加蔬菜攝入,減少不健康的膽固醇攝入;
③戒煙;
④適度飲酒;
⑤保持良好的膽固醇水平;
⑥保持健康的體重;
⑦治療高血壓

5. 康復
卒中的康復因人而異。有些人幾周就能完全康復,有些人可能需要數(shù)年時間,也有些人永遠無法完全康復??祻驮诤艽蟪潭壬先Q于治療的速度和效率。如果患者能夠被及時治療,結局可能更好。一些卒中的緊急治療包括:藥物溶栓、血管內(nèi)拉栓、動脈支架、外科血管修復。卒中后,有一些后遺癥,如: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說話或理解困難、情感表達困難、平衡失調(diào)、尿便潴留或失禁、進食和吞咽困難、抑郁等。6. 展望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群更容易患卒中。卒中在我國是導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2]。有些人卒中后能完全康復,而另一些人則有持久的癥狀。及時治療可以降低長期并發(fā)癥的風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管理風險因素有助于預防卒中,措施包括控制糖尿病、飲食多樣化和定期鍛煉等。
參考文獻:
1. Lancet,2016,388(10046):761-775.
2. 曾新穎,齊金蕾,殷鵬,等.1990~2016年中國及省級行政區(qū)疾病負擔報告.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8,33:1147-1158.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